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提升广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5月12日至27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2025年“国培计划”自治区委托项目——广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南京成功举办。
5月13日上午我校校长文萍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并从自治区、学校和培训三个层面作讲话,强调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肩负着推动区域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希望全体学员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全面提升专业素养与管理水平,为广西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图1:我校校长文萍教授在开班仪式作讲话
本次培训以“培养特殊教育领军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化学习框架,来自全区14个地市的95名特教骨干校长通过“理念更新—能力提升—实践创新”的立体化学习体系,为广西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理念更新:锚定教育强国战略新方向
培训邀请国内特殊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围绕国家战略与前沿技术展开深度解析。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丁勇教授以《教育强国战略视域下特殊教育发展路径》为题,系统解读“十四五”特教发展规划和“十五五”特校发展规划走向;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李拉教授的《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特教学校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明确“高质量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方向;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郭德华教授通过《融合教育背景下师德素养的提升路径》为校长们梳理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路径;南京师范大学沈书生教授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教与学》实践教学,展示AI技术在特教课堂的创新应用,为智慧特校建设提供全新思路等。

图2:专家对学员进行理念引领
二、能力提升:锻造校长核心管理素养
为聚焦校长领导力与专业能力,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何侃教授和王辉教授连续剖析“孤独症教育困境”与“资源教室建设”“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发展建设”难题,通过个案分析与实操指导,提升校长应对复杂学情的能力;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青云教研员的《领导力视域下的融合教育》和南京市秦淮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慧结合实战经验讲授的《校长角色定位与领导力培育》,为团队建设与文化营造提供方法论支持。南京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陈清源、南京市鼓楼特教学校校校长赵艳霞则从《劳动为教育赋能,助力培智学生成长》 和《适宜融合 优质发展——奋力推进融合教育的南京实践》角度为校长们提供丰富实践案例。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刘建教授与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社于国宁研究员通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论文写作案例解析,助力校长掌握科研成果转化路径。

图3:专家助力学员能力提升
三、实践创新:对标长三角经验赋能本土发展
培训组织学员深入南京市6所著名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沉浸式跟岗研修。学员实地观摩学习秦淮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与就业衔接” 模式、鼓楼特校 “劳动教育赋能培智学生” 经验、建邺特校 “历史底蕴与时代创新” 办学理念,同时结合在“特殊教育发展难点与困境”专题研讨中,围绕资源教室效能、职业教育转型等痛点,提出多项本土化解决方案,形成“区域联动、协同创新”的攻坚思路。

图4:基地赋能实践创新
培训过程中我校还开展了地域文化融合扩展活动与调研,在“弘扬民族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的文化素质拓展活动中通过民族融合、民族知识、民族巨画等环节互动,有效激发学员民族团结与拼搏的精神;“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调研,更是让校长们在百年历史脉络中,深刻感受到特教事业与文明进步同频共振的厚重底蕴。

图5:文化融合赋能教育
结业典礼上,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主任陈扬东对培训进行全面总结,充分肯定学员们的学习成果,并寄语全体学员要做理念革新的引路人、实践创新的攻坚者、特教事业的传递者。

图6:结业仪式
参训校长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坚定了“为特殊孩子点亮未来”的初心。未来,广西将持续深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立体化学习体系为引擎,推动全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八桂大地璀璨篇章!
一审一校:苏铭玉
二审二校:黄严
三审三校:陈扬东